BLOG
特定工廠登記業者注意!3公尺的隔離綠帶來了!

取得特定工廠登記後,緊隨其後的便是用地計畫書的提出,其中有常聽到的「用地變更」、「土地使用計畫」,以及「營運管理計畫」。而隔離綠帶的設置正是「土地使用計畫」的其中一項要求,想必會點進來這篇文章的你,一定迫不及待想知道隔離綠帶的細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繼續看下去吧!
所以,當我們將額外的3公尺毗連土地納入,等於是合法擴大了建築基地面積的基數,讓工廠在維持或提升現有生產規模時,能有更寬鬆的彈性來計算符合規定的建築面積與總樓地板面積。
但千萬別忘記,在劃定3公尺的隔離綠帶範圍時,務必要透過專業機構進行環境敏感區評估。地方政府會要求提供廠地非位於水庫集水區、自來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山坡地等敏感區的證明文件,若新納入的3公尺隔離綠帶範圍不慎踩到這些紅線,會影響到用地計畫的審查進度。
用地變更所需的應附文件多到眼花撩亂?覺得流程太過繁瑣?別擔心,昶鑫擁有豐富的用地變更經驗,能夠協助你申請資料,如有任何用地變更的相關問題,別再猶豫,立刻點擊下方按鈕和我們聯繫!
延伸閱讀:邁向合法的最後1哩路:特定工廠登記用地變更全解析
「食」全「食」美:ISO22000、HACCP,食品工廠設廠一把罩
一、DOUBLE的隔離綠帶:從1.5公尺到3公尺
隔離綠帶的遵循法規為《特定工廠申請變更編定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審查辦法》,現行第六條之二的內容如下所述:二、申請人必要時得使用毗連土地至多三公尺範圍內土地規劃為隔離綠帶,視同廠地面積納入申請範圍,其使用地編定方式如下:
(一)申請面積未達二公頃者,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二)申請面積二公頃以上未達五公頃者,依審議規範規定辦理。
是的!你沒看錯,原先法規規定,毗連土地至多只能使用「1.5公尺」範圍內的土地規劃為隔離綠帶,但現在範圍已經增加到「3公尺」囉!這對許多用地緊繃的特定工廠來說,無疑是規劃上的一大福音,同時,這3公尺的面積於用地變更時,會被合法編定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專門作為隔離綠帶使用,從根本上解決了廠地面積不足的困境。
二、隔離綠帶增加有什麼好處?
這額外增加的1.5公尺,帶來的效益絕不只是綠化面積變大這麼簡單,它實質上影響了整個工廠合法化的難易度與未來使用的彈性:(一) 輕鬆跨越「30%面積」門檻
對於申請面積未達二公頃的工廠,法規要求隔離綠帶或設施的面積,必須不少於申請總面積的30%。而這3公尺的新制提供了一個「雙重優化」的機會:- 實質面積增加: 毗連土地從1.5公尺擴大到3公尺,實質上增加了綠帶面積(公式中的分子)。
- 計算基數增加: 由於這3公尺土地會被「視同廠地面積納入申請範圍」,工廠的「申請總面積」(公式中的分母)也隨之合法增加。
(二) 優化核心廠房的建蔽率與容積率計算
用地計畫書規定,變更編定後的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建蔽率不得超過70%,容積率不得超過180% 。而建蔽率與容積率的計算,都是以「建築基地面積」(即申請總面積)為分母。所以,當我們將額外的3公尺毗連土地納入,等於是合法擴大了建築基地面積的基數,讓工廠在維持或提升現有生產規模時,能有更寬鬆的彈性來計算符合規定的建築面積與總樓地板面積。
三、結論
總的來說,隔離綠帶的拓寬新制是特定工廠登記在行用地變更時的重要助力,能夠讓業者在滿足法規的要求(特別是30%面積比例)的同時,也能更有效率地規劃和利用核心生產區域。但千萬別忘記,在劃定3公尺的隔離綠帶範圍時,務必要透過專業機構進行環境敏感區評估。地方政府會要求提供廠地非位於水庫集水區、自來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山坡地等敏感區的證明文件,若新納入的3公尺隔離綠帶範圍不慎踩到這些紅線,會影響到用地計畫的審查進度。
用地變更所需的應附文件多到眼花撩亂?覺得流程太過繁瑣?別擔心,昶鑫擁有豐富的用地變更經驗,能夠協助你申請資料,如有任何用地變更的相關問題,別再猶豫,立刻點擊下方按鈕和我們聯繫!
延伸閱讀:邁向合法的最後1哩路:特定工廠登記用地變更全解析
「食」全「食」美:ISO22000、HACCP,食品工廠設廠一把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