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可不可以蓋寺廟?5分鐘讀懂寺廟用地變更

寺廟_方形圖
在台灣,道教文化的信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廟宇繁多,香火鼎盛。不少信眾希望能夠興建宮廟藉以供奉神明,延續傳統並凝聚社區信仰。在這之中,農地能不能蓋寺廟便成為了最多人關心的問題。然而,農地有其特定的使用限制,該如何進行用地變更便成為了許多人關心的問題。本文將詳細說明農地興建宮廟的條件、申請流程及注意事項,協助你快速理解蓋寺廟的眉眉角角。

一、寺廟用地變更流程圖

在開始理解前,先讓我們快速地看過寺廟的用地變更流程圖。我們可以看到若想進行用地變更,最關鍵的重點是使用分區,先確認土地的使用分區為何再來進行下一步的動作。

二、農地可不可以蓋寺廟?

農地究竟能不能蓋寺廟?答案並非絕對。農地只要進行用地變更,自然便可以興建寺廟,可若是位於第一級環境敏感地區(如水源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區等),基本上便沒辦法將農地轉換成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囉。除了第一級環境敏感地區外,常見的農地類型如一般農業區、山坡地保育區都有機會申請變更為宗教建築用地。強烈建議在開始規劃前,最好先確認自己擁有的農地屬於何種分區,才不會白忙一場。

三、宗教事業計畫基本架構

確認土地不屬於環境敏感地區後,接下來就可以正式進入到用地變更的環節了!進行需要附上宗教事業計畫,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計畫內容需要準備的文件有什麼。

(一) 宗教事業計畫申請書

應載明:
  • 計畫範圍土地標示,如地段、地號、面積等。
  • 現使用分區及編定類別。
  • 申請變更編定類別及面積。
  • 土地使用現況。
  • 土地所有權人資料。

(二) 興辦事業計畫書

各縣市對於事業計畫書的規定事項有些許不一樣,但共同需載明的事項則有以下項目:
  • 事業計畫的宗旨與目的:說明土地開發計畫的宗旨與目的,基本上都應以宣揚宗教教義,修持戒律為宗旨。
  • 土地使用規劃及計畫範圍內建築物的用途說明:說明土地要怎麼使用,要蓋什麼樣的建築物以及用途為何。
  • 宗教團體後續申請立案的規劃:說明用地變更完成後,要前往辦理寺廟登記,或是依照相關法規成立宗教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
  • 開發期間的財務規劃:說明清楚土地開發時,各時期所需要的經費、籌措方式以及財務可行性的分析。

(三) 土地登記簿或謄本,地籍圖謄本

需要向土地登記機關申請,兩者皆需以最近3個月內核發為限,且地籍圖謄本上的申請使用範圍需要著色標記

(四) 計畫用地配置圖及位置圖

需要製圖說明計畫範圍內的土地使用規劃配置(比例尺不得小於1/1200)以及計劃範圍內的土地所在位置(比例尺不得小於1/5000)。

(五) 取得土地所有權之證明或公有土地管理機關同意公有土地開發證明文件

依照興辦事業計畫基地之權屬及取得合法使用權,情形和需要檢附的文件會有所不同:
  • 私有土地
  1. 宗教團體所有土地:土地登記簿或謄本。
  2. 私人土地,將辦理移轉登記予宗教團體所有者:土地所有權人之土地捐贈同意書、土地買賣契約書等。
  3. 私人土地,將辦理更名登記予宗教團體所有者:依照土地登記規則第104條完成註記的土地登記簿或謄本。
  • 公有土地
  1. 公有土地管理機關同意申請開發證明文件。

(六) 立案登記相關證明文件及組織章程等資料

已立案登記且取得權利主體地位的宗教團體,需要檢附以下文件:
  • 申請人為寺廟:寺廟登記證影本及最近一次經主管機關備查之組織章程影本。
  • 申請人為宗教財團法人或宗教社團法人:法人登記證書影本、捐助章程影本及董事會議紀錄。
  • 如果尚未取得權利主體地位的宗教團體,則需要以自然人名義提出申請,上述文件可免付。

(七) 興辦事業計畫應查詢項目及應加繪之有關機關(單位)之查詢結果

如查詢第一級環境敏感地區及第二及環境敏感地區之查詢結果,都需要放進宗教事業計畫內。總共有以下兩種查詢方式:

四、寺廟用地變更找昶鑫,包你安心

用地變更所需的應附文件多到眼花撩亂?覺得流程太過繁瑣?別擔心,昶鑫擁有豐富的用地變更經驗,能夠協助你申請資料、填寫興辦事業計畫書,如果有任何蓋寺廟的相關問題,別再猶豫,立刻點擊下方按鈕和我們聯繫!
延伸閱讀:【2025】野外露出有這麼簡單?合法露營區申請就看這1篇

getInTouch

文章關鍵字

關鍵字搜尋

訂閱電子報

姓名
E-mail
驗證碼

文章目錄

TOP